□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刻着一位叫作夏训典的烈士英名,然而烈士相关的事迹后人知之甚少。日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抗馆”)“飞鹰·航线”史料寻访团来到安徽宿州,寻访了夏训典烈士的亲弟弟,99岁的夏训朝。这位新四军老战士讲述了二哥年少热血,报考空军为国捐躯的故事。
关于夏训典烈士的事迹,史料记载并不多。他1913年出生,安徽宿县(今宿州市)人,中美混合飞行团中国空军第一大队第四中队射击士。1944年6月7日,夏训典随机由重庆白市驿飞四川梁山,中途飞机在四川长寿麒麟寺触山失事,壮烈牺牲。
2024年6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启动“飞鹰·航线”——史料寻访计划,希望进一步丰富抗日航空英烈资料。今年2月8日,夏训典亲属王欣专程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祭拜外伯公。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外公夏训朝,目前还健在。
2月中旬,抗馆“飞鹰·航线”史料寻访团来到位于宿州的夏训朝家中。老人细说起了二哥夏训典的故事。
“二哥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抱着赶跑侵略者的决心毅然报考了空军。参军后,家人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再次收到二哥的消息,却是他的阵亡通知。”夏训朝说。他还告诉寻访人员,当时取回的烈士遗物中,有一份档案记录了二哥牺牲的经过。
关于这段历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下)这样记载道:“1944年4月30日,中美混合飞行团第一大队进驻四川梁山机场以来,为躲避日机轰炸常疏散至重庆白市驿机场。6月7日上午7点42分,第一大队第一中队中尉三级分队长杨天雄率四架B-25轰炸机离白市驿,准备返回梁山实施第二天的轰炸任务。当天10点,四机仍未返回梁山,地面人员以电台定向呼叫,一直无回音。直至第二天才知道四机均在石偃镇的麒麟寺附近失事。在这场空难中,中国空军一次性损失了杨天雄、夏训典等14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
“我出生于1926年,是兄弟4人中最小的。除了二哥夏训典加入空军为国捐躯外,大哥夏训庭、三哥夏训莫都参加过抗日战争,三哥后来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夏训朝说。
1940年,14岁的夏训朝在3位哥哥的影响下,也毅然加入当地的新四军游击队,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二哥牺牲后,家里兄弟、子侄都以他为榜样。家人曾赴全国多地,寻找他的墓地未果,这成为全家人未完成的夙愿。”夏训朝说,前不久,外孙女王欣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中,看到了夏训典的名字,立即告知了家人。
“我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找到二哥的家人。”夏训朝说,二哥牺牲时应该已经成婚,他的妻子名叫邱素华(音)。二哥可能有两个闺女,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有80多岁了。为此,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发出“寻亲启事”,希望发动社会力量帮忙寻找。